杜昕然:世界灣區經濟發展的“三大邏輯”和“五大趨勢”
十五世紀末的地理大發現開辟了海上聯通世界新通道,經濟中心由內陸轉移到沿海,灣區成為開展世界貿易、加強世界交流的重要載體。灣區經濟在世界經濟發展中也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據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全球60%的社會財富、75%的大都市、70%的工業資本和人口都集中于入????;仡檸装倌隇硡^經濟發展歷史,形成了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等對世界經濟產生重要影響的灣區。灣區發展時代各不相同,但總體看“灣區因貿易而起、因工業而興、因城鎮化而榮、因國際化而強”的歷史邏輯基本成立,具體表現為三大邏輯。
灣區經濟發展的“三大邏輯”
(一)“貿易灣區-工業灣區-服務灣區-創新灣區”的演進過程
灣區區別于15世紀以前經濟城鎮的主要特征是大航海時代開辟了海上聯通世界的新通道。經濟中心由內陸轉移到沿海,經濟范圍由一國擴展到世界。貿易成為聯通世界、發展經濟的重要方式,沿海地區成為貿易往來的樞紐。港口作為多式聯運的重要節點,往往發展成為一個主要工業集聚點,貿易繁榮促進了灣區工業的發展。工業體系的發展帶來人口的集聚,進而推動服務業發展。舊金山灣區發展的經驗表明創新是灣區搶占經濟發展制高點、引領未來發展的關鍵。
(二)“單產業集聚到多產業集聚、低端產業集聚到高端產業集聚、單要素集聚到多要素集聚”的集聚過程
灣區產業集聚的第一階段,產業從單一到集群、業務從簡單到復雜,第一階段解決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一到全的問題。第二階段從低端產業集聚到高端產業集聚,第二階段解決產業從有到精、從大到強、從全到優的問題。灣區產業集聚的第三個階段是從單要素集聚到多要素集聚,隨著產業集聚和升級,要素需求逐漸增加,技術、資本、信息、數據、生態環境等要素日益重要。
(三)“港城互動-區域一體-帶動本國-引領世界”的輻射過程
灣區空間拓展從港城互動開始。紐約港務局1978年的研究報告《基于海運投入產出分析的港口產業對美國經濟的影響》顯示,港口產業發展對地區經濟產生正向作用,約產生1.6倍的正效用。隨著港口和城市集聚的要素日益增多,臨港城市框架越來越大,對區域的輻射帶動能力越來越強。經過多年發展,灣區因其背陸向海迅速成為一國的經濟支柱。同時,也逐漸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極。
灣區經濟發展的“五大趨勢”
(一)建設數字灣區:適應數字經濟發展新周期
數字經濟是灣區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同時,注重將數字灣區打造成為應對數字貿易發展的戰略載體,加快數字自由貿易區(DFTZ)建設,提高數字貿易國際貿易規則的話語權,做好數字貿易港和數字灣區的發展布局。第三,著力打造數字技術創新高地。
(二)打造生態灣區:平衡資源環境承載與可持續發展矛盾
首先,走生態可持續經濟發展道路。其次,做全球生態保護的倡導者。灣區是全球變暖和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利益攸關者,灣區應該作為抵御全球氣候變暖的中堅力量,適時建立全球灣區生態保護聯盟,共同抵御全球變暖。
(三)發展人文灣區:塑造文化軟實力
首先,做人類先進文化元素的匯集地。其次,構建灣區文化軟實力。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第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講話指出,“文化軟實力集中體現了一個國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睘硡^要建立文化軟實力發展體系,將文化“軟實力”變成“硬拳頭”。
(四)鍛造價值灣區:推動價值創造與價值傳播
首先,要占據全球價值鏈上游。灣區經濟發展應加強新興產業集聚,加強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牢牢占據全球價值鏈制高點。其次,提高價值規則話語權。灣區要在價值規則倡議、制訂、傳播過程中提高自身話語權,加強價值規則規律研究,提高研究和實踐科學性、統一性。
(五)構建幸福灣區:構建幸福產業體系和生活體系
首先,打造灣區幸福產業體系。灣區產業發展應打破產業邊界,加強共生和融合發展,推動三次產業互為引擎、互相賦能、互相加持、互導流量。其次,構建灣區幸福生活體系。灣區要建設多層次居民消費體系,打造國際消費中心,構建生活與生產相配套的幸福灣區。
本文已發表于《國際貿易》2020年第12期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