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所在位置:首頁 > 學術研究 > 文章 > 文章詳情

徐德順:穩步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

2020-11-19 13:13:00
文章來源:世經所

手機“碰一碰”就能買菜、吃飯,能“離線支付”,有國家信用背書,隱私消費可以匿名支付……數字人民幣時代已悄然來臨。20208月,國務院同意商務部提出的《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具備條件的試點地區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

數字人民幣是法定貨幣

人類貨幣發展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長期以來貨幣形態經歷了由低級向高級的不斷演進。早期的貨幣為牛、羊、貝等物品,后來逐步被銅、金、銀等鑄幣和紙幣取代。10世紀末,我國北宋年間出現的“交子”是紙幣的鼻祖。19世紀初,英國等工業化國家先行流通的“銀行券”也屬于紙幣的范疇。伴隨著貿易投資和金融經濟的發展,由國家信用背書的紙幣充當一般等價物的貨幣成為全球普遍現象。

20世紀70年代起,隨著電子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應用,“銀行卡”等電子貨幣得到人們的青睞,第三方支付機構興起,促進了電子貨幣的廣泛使用,助推人類步入“無現金社會”。21世紀初,基于區塊鏈技術而誕生的數字貨幣,是更高形態的電子貨幣。2008年基于公有鏈問世的比特幣,2019年基于聯盟鏈由Facebook推出的天秤幣,屬于非法定的私人數字貨幣。

數字人民幣是電子版的人民幣,就像一張張人民幣變成電子形態存放在手機里。它是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全新加密電子貨幣,有別于比特幣和天秤幣等市場自發的非法定的私人數字貨幣,可替代人民幣現金流通,有國家信用背書,具有法償性,幣值更穩定。數字人民幣同時具備現金和移動支付的特點。它像現金一樣具有流通性,但比使用現金方便;與移動支付有點相似,但不需要綁定銀行卡,還能離線使用。

數字人民幣試點正逢其時

早在2014年,央行就著手研究法定數字貨幣。目前對其功能定位、信用乘數、發行路徑、流通層次、支付結算和技術手段等均有研究成果。選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作為試點地區,主要是考慮當地成熟的金融科技實力和發達的人文經濟環境。選擇中西部具備條件的地區作為試點,主要考慮數字人民幣應用的普遍性和廣泛性。率先在深圳、成都、蘇州、雄安新區等地推進,后續視情擴大到其他地區,也是有多重考量。深圳具有較完善的金融科技生態,蘇州擁有自主安全可控的區塊鏈底層平臺,成都打造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平臺,雄安新區形成了“數字雄安”建設的基本思路。

數字人民幣采用“雙層”投放模式,或稱“雙層”運營體系,人民銀行先將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者是其他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它借助商業銀行等機構現有的基礎設施、人力資源及成熟的應用和服務體系,而不需要另起爐灶、重復建設。2020109日至18日,深圳市政府和央行聯合開展了數字人民幣紅包活動,有近5萬人抽中了紅包,客戶選擇不同的銀行開通相應銀行的數字人民幣錢包即可使用。

數字人民幣試點重在提高市場接受度。市場接受度是數字人民幣應用的重要指標。安全、便利、快捷、舒適的應用場景,是用戶接受的前提。只有具備足夠的使用需求,才能保證數字人民幣的流動性。目前,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已在我國場景性支付和消費中占據重要份額,但它和數字人民幣不是一個維度上的概念,也不存在競爭關系。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是金融基礎設施,是“錢包”;數字人民幣是法定貨幣,是“錢包”的內容。不過,老百姓是否使用支付寶或微信支付是個人自由,拒收數字人民幣卻是違法的。

發展數字人民幣具有多重意義

數字人民幣的發行與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第一,助推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當前,數字經濟是全球經濟增長日益重要的驅動力。數字人民幣具有支付流程便捷、流通和監管成本比紙幣低等特點,在豐富人民幣現金存在形式的同時,可以快速適應移動互聯網社會的交易環境,提高零售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防偽水平,或將催生一大批新的經濟業態,助推數字經濟的發展。

第二,保護消費者隱私,并可追溯違法犯罪“資金鏈”。數字人民幣保持了現鈔的屬性和主要特征,在不違法犯罪的情況下,可以匿名支付,保護消費者隱私,滿足了便攜和匿名的需求。但在保證交易雙方匿名的同時,通過區塊鏈及加密技術(可追溯)對偷稅逃稅、跨國洗錢、恐怖融資等犯罪活動可起到高壓威懾與有效遏制的作用。

第三,有助于搶占數字貨幣時代的國際市場先機?!敖鹑谑菄抑匾暮诵母偁幜??!苯鹑诜談撔率欠召Q易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數字貨幣的控制權,正成為主要國家之間競爭的新焦點。目前,不少國家央行都在積極地研究和籌備央行數字貨幣,比如加拿大、瑞士和瑞典等國家的央行。但是,相比而言,中國的數字經濟和金融科技基礎最好,對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究積累最深,具有比較明顯的先發優勢。

此外,數字人民幣還有助于提升央行對貨幣供給和貨幣流通的控制力,有效控制貨幣發行和抑制通貨膨脹,監測貨幣流向,防范資金的脫實入虛,提高央行貨幣政策精準性。提升交易流程的智能化水平,提升支付特別是跨境支付效率。減少以現金為目標的行竊、搶劫等犯罪行為的發生。增強區域合作的金融黏性,或可成為未來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錨。

同時,人民幣的數字貨幣法定化,對金融穩定和國家安全提出新挑戰。監管部門需要提升對人民幣法定數字貨幣應用的監管科技能力,防止監管服務落后于技術創新。需要構建大數據監測預警體系,防范與化解人民幣法定數字貨幣系統的運行風險。完善與人民幣法定數字貨幣相關的法律制度和監管框架,對現有貨幣法律規章適當調整,防止數字信息的過度采集和濫用,切實保護國家機密、企業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

 

原文刊登在中宣部主管《時事報告》2020年第11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作者為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国产一级毛片a午夜一级毛片